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概览 & 传媒实验室」
各专业概览
·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与主持艺术主要研究语言文学、播音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接受普通话语言、播音发声、播音表达的基本训练,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节目等。
本专业分设“本硕直通4+1联合培养”方向,加强英语教学,设置雅思课程,配备专职老师以及各类背景提升项目等优质资源。掌握播音学、新闻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具有新闻采访、编辑、播音和节目主持能力以及融媒体传播方向的采、编、播为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朗诵、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新闻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等。
· 表演
表演主要研究戏剧、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等方面表演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涉及表演、台词、形体、配音等进行电影、电视剧、戏剧、舞台剧、话剧等表演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创作演绎等。
本专业分设“本硕直通4+1联合培养”方向,加强英语教学,设置雅思课程,配备专职老师以及各类背景提升项目等优质资源。学生通过四年系统的学习,能够比较科学的掌握舞台剧和影视剧的表演方法,学会创造人物的表演技能,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课程设置:表演基础理论、表演基本技能、表演剧目、艺术理论、文学修养课程、语言技巧训练、形体技巧训练、声乐语言发声等。
·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主要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导、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电视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频道与栏目策划、影视剧本创作、文娱栏目的采访与撰稿等。
本专业和戏剧影视导演相比,广播电视编导主要进行现场直播节目,导演戏剧影视导演主要进行录播节目导演。本专业分设“本硕直通4+1联合培养”方向,加强英语教学,设置雅思课程,配备专职老师以及各类背景提升项目等优质资源。
课程设置:广播电视导论、画面编辑、导演艺术基础、中外纪录片史、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报道、广播节目编导、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短篇创作等。
· 摄影
摄影主要研究艺术学、美学、构图、摄影、图片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报社、电视台、广告公司等进行照片的拍摄、修图、冲洗等。
本专业分设“本硕直通4+1联合培养”方向,加强英语教学,设置雅思课程,配备专职老师以及各类背景提升项目等优质资源。主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符合新经济时代需求,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影视摄影艺术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影视制作能力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摄影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摄影技术与技巧、摄影构图、摄影造型、广告摄影、影视剪辑、视觉传达、数码影像特效制作、微电影创作、影视纪录片创作等。
· 传播与策划
传播与策划主要研究现代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各类现代媒体数字采编制作的技能,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社、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传媒活动策划与运营、品牌形象推广、客户关系维护、传播或网络传播等工作。
本专业注重街接专升本后续发展,有“专硕直通3+1/2联合培养”方向,强化英语教学,建立了完善的雅思课程培训体系,配备专职导师以及各类背景提升项目等优质资源。
课程设置:新闻传播基础、新媒体基础与应用、图片处理、版式设计、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风、视频制作与处理、新闻专题策划实训、内容传播策划实训等。
传媒实验室
传媒学院拥有较为先进的实训教学设施,拥有专业摄影棚、高清演播室、新媒体实验室、 融媒体虚拟实训,影棚等多个校内实训场所,每个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运用现代电子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多媒体实验室
多媒体实验室配备有高性能计算机、高速网络交换机、智能电子屏等设备,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高可靠性,可管理性等特征。多媒体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全部与校园网联接,实现了资源共享。满足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使用。实验室提供了完善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摄影棚
是摄影专业的主要实验室之一, 主要作用是进行平面照片的拍摄、室内短视频的录制。可以进行人像摄影、广告摄影拍摄,可供摄影专业的学生使用和租借,进行学生作品的拍摄以及应届毕业学生的毕业创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实验室之一。在摄影棚内,师生可以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增强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 摄影专业设备
学校提供摄影机、镜头、灯光、录音、轨道、摇臂、 稳定器、航拍等设备,满足学生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摄影、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与策划等专业的学生们提供技术支持。
· 4K 虚拟高清演播室
4K演播室的特色是多功能虚拟拍摄,多功能主要表现在不仅可以用来拍摄电视节目、网络节目、访谈节目,同时也可以用来拍摄各类广告视频、影视剧特效等等,该实验室配备的是全虚拟设置系统配有专业的演播室灯光系统。4K虚拟高清演播室可以用来课程教学和学生实践的拍摄,如纪录片创作、影视栏目的拍摄与制作等等特色课程在这里实践进行。
· 录音棚
录音棚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实验室,在这里也可以同时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主要用于传媒学院,播音专业和表演专业的声乐课、声音课和播音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这里配备了先进的录音设备,可以进行声音的无损传输,有效地排除周围干扰, 摄影棚不仅可以用于专业课程教学,还可以完成各类录音的制作,例如学院电台的录音工作就在这里进行。
传媒学院教师队伍
传媒学院秉持“立德、创新、务实、协作”教学理念以培养”德艺双馨、学以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来自国内外著名院校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另拥有一批有着十余年影视行业工作,经历的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等名校教师组成的专兼职师资团队。赖丹表演专业带头人
赖丹,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研究生专业学位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于国家重点核心期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以及省部级课题7项。获国家级奖项
许璐璐 教师
许璐璐,副教授,有着20年省级卫视综艺节目主持经历,主持新闻、综艺、娱乐、专题等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及数百场各类晚会。连续16年主持《辽视春晚》,主持作品曾获得中国电视最高奖“星光奖”;多次获得辽宁省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 、辽宁省“金话筒”主持人金奖;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年度优秀电视主持人奖”、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十大新锐华语风采主持奖 ”;辽宁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20年来到上海立达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授《电视播音主持》、《电视节目主持》、《电视节目访谈》、《节目主持创作实训》等课程。
冯衍霖 表演专业教研室主任
冯衍霖,毕业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长期从事话剧、影视演员,模特以及舞台装置,开发研究工作。先后参演话剧《安妮日记》《暗恋桃花源》《十二公民》《窝头会馆》《疑幻疑真》以及1933左岸文化台湾交流话剧《安娜》等。参演韩国制作团队原创短视频《咻Time》在爱奇艺首播,微电影《我们说好的》《罗曼蒂克》,东方卫视情景剧《X实验室》,芒果tv综艺《开普勒452B》星座达人,响巢看看创星空间线上推广封面演员,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学生微电影推广,百雀羚广告,美特斯邦威广告。参与开发制作软件并与法国Orange合作等。
谷峥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研室主任
谷峥,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广播电视专业,上海立达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广播播音、节目主持、体育解说、电竞解说等相关方向的实践和研究。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秘书处委员:《皇室战争职业联赛》官方解说:WUCL《皇室战争》项目解说:第二十九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文播报:虎牙直播体商项目解说特约主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嘉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签约主播。
国晓芬 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
国晓芬,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动漫数字专门委员会委员每年,开展下企业实践,撰写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开展企业调研工作12场,开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10个以上,组织对接企业资源的专业模拟面试5场,开展并落实订单班人才培养8家。《达创星》《薯仔逗妮》获批知识产权2项。
论文发表共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创意思维与创新实践课程获得2018年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活动设计研究获得广东省教育指导委员会立项等。
李晓柱 传播与策划专业教研室主任
李晓柱,副教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传播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广告传播学家金定海教授,学术方向为新媒体与内容传播力研究。
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新闻传播、媒体营销、科研和实践工作。所任教的课程主要有《新闻传播基础》、《新媒体基础与应用》、《新闻采编与制作》、和《内容传播策划实训》等。
科研方面,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误读传播视阈下的中国题材摄影纪实性研究》一项,独立主持上海市高职高专教改课题《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模式研究》一项等,
学术成果《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的创新策略》、《“中央厨房”模式下内容传播力的冷思考》等、《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框架的实践路径 ——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等发表在《青年记者》、《中国报业》、《广告研究》、《传播力研究》和《东方教育》等期刊。
曾获“上海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上海师范大学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荣誉称号。获外观设计专利一项,广告灯箱(编号为201130315153.2)。
曾在上海多所高校教学,同时拥有网站、市场调查、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的实践经历。评论文章《维达品牌四大误》和《中国企业的时间函数战略》发表于《董事会》和《商界评论》杂志2012年5月刊。
此外,本人还曾担任学院社团指导教师。所指导学院团学新媒体运营中心——青春立达,加入2015年主题活动项目《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并于2016年12月加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并获得荣誉称号,2019年4月获得全国校园媒体四星级会员媒体荣誉称号。
张洁 教师
张洁,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摄影方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短期访学,论文被选入:亚洲摄影论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家》参加2014年平遥国际摄影节,摄影作品《横漂》获2016年“徐肖冰杯”摄影奖;参加202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人才研究班并完成学习。
王进 教师
王进,讲师,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导师为吴弘毅教授;担纲的配音作品《建党伟业》获上海高校配音大赛一等奖,曾任新浪网《品牌互动》直播主持人,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记者、《交易时间》直播连线主持人(期间获频道首席房地产记者评比亚军),第一财经日报公共组主编,(期间获第一财经先进个人,三次获好新闻一等奖,苏州莱克电气新闻总监,百强房企秀兰集团品牌副总裁,区块链项目“甜甜圈”CEO。
衣小岑 教师
衣小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进修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曾就职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学院,从事播音主持教学工作多年,主要教授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语言表达技巧》、《即兴口语表达》等相关课程,先后发表论文《播音创作中回味性内在语的分类及应用》、《娱乐类访谈节目主持人谈话技巧研究》等。
杜羽晴 教师
杜羽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曾出演百老汇音乐剧《kissmekate》《Grease》《悲惨世界》及《中外经典音乐剧荟萃》,原创音乐剧《楼兰》《鹤之缘》。曾受邀参加CCTV“五月的鲜花——我们的中国梦”节目录制。全程参加20世纪戏剧大师表演方法研究项目——费登奎斯方法。曾获大学生戏剧节最佳演员奖、原创音乐剧《鹤之缘》最佳剧目奖。
潘溯 教师
潘溯,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先后师从徐芒耀教授、侯伟教授、顾惠忠教授,绘画作品《工作中的文化巨匠—上海篇》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00位上海文化巨匠》创作项目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在巴黎举办《寻找潘德明-一段曾被淹没的足迹》主题个展、同名纪录片《寻找潘德明》获巴黎中国电影节纪录片金奖。策划并出版国内首部抽象美术影像著作《非常摄影•实验报告》,摄影作品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类优秀摄影师奖。作品刊登于《中国艺术摄影年鉴》、《新民晚报》、《每周广播电视报》、等并被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徐汇艺术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等学术机构收藏。
金宁 教师
金宁,摄影专业,本科毕业于天津美院,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个人装置作品《Neglected Nature》曾先后在英国伦敦Tate Modern、La Galleria pall Mall、Store Street Gallery进行展出。摄影作品《The Uncanny》在法国巴黎Galerie Joseph Saint Martin展出。摄影作品《Selections Merged》在英国伦敦Atkinson Gallery展出。
刘业成 教师
刘业成,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编剧工作,专注影视编剧剧本方向,曾任东方梦工厂等多家影视公司编剧顾问,参与中美梦工厂联合创作的全球院线电影《雪人奇缘》、《飞奔去月球》中文剧本,担任国内热门动漫《太乙仙魔录之灵飞纪》第三季编剧,与韩国制作团队原创短视频《咻time》在爱奇艺首播,原创电影剧本《踢出一个未来》、《配方男友》荣获上海市青年编剧奖。
杨非凡 教师
杨非凡,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并获得上海师范大学硕士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电影创作、策划与影视摄影工作,河南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参与院线电影《荞麦疯长》,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勋章》荣获2019美丽中国微电影盛典好作品奖,上海汇创青春影视类入围。上海立达学院线上教学“银牌主播”荣誉称号,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优秀学员。主要教授课程《中外摄影史》、《摄影造型》、《摄影曝光控制》、《图片摄影基础》、等。
刘文博 教师
刘文博,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师从顾伟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剧本创作和电影理论研究。主要教授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外电影史》、《影片分析》、《剧本创作》等课程。主要学术成果为《<暮雪谣>:探骊得珠的科普微电影典范之作》、《当下主旋律影视的叙事问题——以<人民的名义>为例》、《从文化视角探讨网络剧类型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等。
卜智城 教师
卜智城,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舞蹈专业;玛莎葛兰姆现代舞蹈中心、艾文艾利舞蹈中心、百老汇舞蹈中心受训;上海市民终生学习文化艺术基地客座专家;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18年驻馆艺术家青年思想者。国家级礼仪培训师;CBDF国家级国际标准舞评审;CBDF国家级国际标准舞教师;IDTA国际级国际标准舞教师;素质教育舞蹈课认证教师。
上海市第十六届大学生挑战杯市第三名;带队获上海市第一届航空服务礼仪大赛第一名等,4次受邀TEDx talk;与纽约大学、昊美术馆、民生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当代艺术博物馆、油罐艺术中心、复兴艺术中心、ART021等多家美术馆艺术机构合作,新华社“浦东30年”《与世界共舞》独家邀约;上海市公派赴韩音乐剧《青春》演员并获得“国际最佳音乐剧奖”; 上海音乐厅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音乐剧《繁花尽落的青春》;参与2019年中美建交40周年交流活动策划,与美国领事馆长期保持文化良好合作关系;获法国领事馆支持举办Pina Bausch舞蹈剧场工作坊。
快来加入我们,成为立达传媒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