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9时,基于“校园电视台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应用研究项目中期座谈会在上海立达学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有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何雁,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刘秀梅,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天志,上海大学影视动画专业主任刘兆君,北京恭仔兄弟影视公司总经理郝滨,上海儿童剧院青年演员顾彬彬,上海立达学院董事长刘鹤霞,校长孙德彪,副校长蔡中奇,吴敏,党委书记张天启,传媒学院院长王琳,办公室副主任徐桔以及传媒学院全体教职工。
座谈会首先由董事长刘鹤霞发言,她首先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其次她表示,本次项目是基于传媒学院成立一周年且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进行的一次重要会谈,传媒学院在专家领导大力帮助下,进行了国际化与传媒方向的结合,今后也应把重心放到传媒方向的发展上,同时也期望各位专家领导能与学校多交流,多指导。校长孙德彪则表示,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果,领导班子与教师队伍不断健全,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今后应把科研方向转向新媒体领域,大力支持学科带头人工作。
会议期间,主持人介绍了校园电视台的发展情况。其中在11月举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中获得铜奖的赵麟奕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成果。
紧接着通过播放了两期电视台节目及微电影《勋章》,各位专家对项目的研究发表了各自意见。张天志首先肯定了电视台节目及微电影的整体内容及立意,同时也对节目的制作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他表示,在节目画面感和美术等细节方面需要加强,主持人的形象搭配及演员的经验问题也需要重视。刘秀梅表示学校的顶层设计将产学研结合到一起的办学方法将学校的起点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学校的专业教师有一定基础,引进师资在业界有一定高度。她希望利用更多渠道将传媒与国际化结合到一起。其次,她也对电视节目制作的人物情节的丰富程度及新闻摄像技术提出了一定的指导建议。何雁则提出传媒类专业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建议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学校资源的相互配合,往届学生的经验分享以及不断的磨合。刘兆君表示传媒类专业实操性强,需要利用所在地区的地域优势与世界接轨,各种技术相互结合,资源相互利用,加强后期的学科设置,让学校的传媒产业链更加齐全。
最后,传媒学院院长王琳表示传媒学院刚刚成立一周年,教学体系也刚刚启动,存在许多经验不足之处。经过此次座谈会,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对学院的后续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王琳院长再次向在座领导专家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今后可以多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搭建新型育人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对多元媒体的操作能力,可以让学生们步入社会时更好地满足新闻及新媒体行业的需求。本次座谈会加强交流,为学校与媒体搭建了互相了解、交流和学习的大平台,不仅促进学院相关工作发展,调动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性,对学院的学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推动了传媒学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传媒人才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相信传媒学院的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