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与口语传播”
研讨会成功举行
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主办的第九届上海青年学者口语传播论坛暨“立达传媒艺术创享周”系列活动中首项开启的子活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与口语传播”研讨会,于2021年12月6日下午在上海立达学院产学合作单位上海历史革命博物馆文创店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以“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与口语传播”为主题,由上海立达学院主办,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授、骨干教师以及青年学者进行专业研讨,从近年来各自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特色出发,分享了各自高校播音人才特色培养方案、播音专业学科发展特色、学生对口就业规划等领域的经验与建议。
与会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巩晓亮、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张大鹏、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韩晓晔、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沈萌萌、上海体育学院教研主任司长强。各位高校教师精英不吝分享各自院校的播音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经验,并为上海立达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特色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研讨会首先邀请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院长焦中明为研讨会致辞,焦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会议主旨,希望结合各位与会专家的建议,探讨新时代下如何找准高校个性化播音专业特色的切入点;对于有个性化专业需求的学生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对于大体量播音生源如何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等问题,并代表主办方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感谢各位与会老师的到来。
研讨会首先邀请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院长焦中明为研讨会致辞,焦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会议主旨,希望结合各位与会专家的建议,探讨新时代下如何找准高校个性化播音专业特色的切入点;对于有个性化专业需求的学生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对于大体量播音生源如何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等问题,并代表主办方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感谢各位与会老师的到来。
其次,由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播音教研室主任王进发言,王进老师向各位与会高校专家,介绍了上海立达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历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介绍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现依托区位和学科领域优势,植根传媒、服务社会,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传媒艺术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嫁接”,坚持“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成才途径,强化实践教学,大力培养进行信息内容策划、创作和传播的,思想与业务过硬、理论与实践兼长、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复合性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巩晓亮,建议专注口语传播行业发展新时期、新节点、新任务、新阶段这四大特点。入学学生专业测试阶段,重视选拔专业声音形象佳、文化底蕴好、语言表达强的生源。对于专业层次基础好的学生,培养综合专业能力,将专业培养与人文学科打通学习,关注传媒专业硕士生培养,增强学生学术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韩晓晔,建议在艺考大范围统考化的背景下,关注生源综合素质逐渐提升现状,对于专业综合素质有基础短板学生,高校侧重关注专业基础、专业发声、专业审美等能力培养。民办院校目前在自主招生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建议从校考充分筛选优秀生源。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张大鹏,建议专业定向强的院校,可以关注学生入校后,专业培养立足本专业特色和全方位特色专业培养人才。同时提出近些年毕业生就业方向,开始倾向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电商直播企业招聘,侧重关注学生的记忆能力、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中心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司长强,以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开设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电竞解说方向)申报为例,专家提出建议新学科专业方向申报,要着重关注专业三大核心点:迫切性、必要性、使命性。电竞解说方向培养定位关注五大要点:厚基础、强实践、外语好、视野宽、思维强。特别是高校专业发展规划要具备忧患意识、提升战略思维,才能更好地为新媒体数字行业培养高水平人才。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沈萌萌,建议民办院校更多关注培养应用型人才,弱化学术性人才培养,安排多样实践性课程辅助教学,立足精英化办学模式。艺术类学科高校可借助跨专业学科做互通培养,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培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多样化专业方向。与校外媒体资源对接,加强校企合作粘性,教育教学与就业对接,推进学生新媒体方向发展。
研讨会结尾,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院长焦中明,代表上海立达学院主办方再次感谢各大高校老师与会,并从三大含义总结本次会议收获,第一,感谢各位与会专家,为上海立达学院播音专业培养方案做把关和专业借鉴方向指导;第二,上海立达学院近年专业工作向各大高校专家的汇报,并虚心接受各位专家指导;第三,诚挚邀请各位专家,未来对于上海立达学院专业发展进行指导,持续加强高校交流合作。最后,预祝第九届上海青年学者口语传播论坛暨“立达传媒艺术创享周”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本次研讨会为探索新时代上海高校播音人才培养讨论了方向,更好的规划了上海高校播音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强了上海各大高校播音专业教育交流业务水平,促进了上海各大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互相借鉴特色发展经验,提升了上海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高专业度的优秀播音人才教育方向,提供了创新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