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公主请”梗会火遍全网】
这句源自于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罗马假日》里的一句台词,在21世纪的互联网社会也引起了网友对此的热议。但这个梗火起来,并不是偶然,我觉得是属于年轻人情感的反弹,一句“公主请”,短短的几个字仿佛可以治愈了他们一天的疲惫。在这“公主party”之下,其实是当代年轻人追求仪式感和浪漫的一种心情。
生活中需要一点仪式感,一句“公主请”,可以让忙碌的年轻人感受到浪漫和尊重。年轻人一天忙碌的为生计而奔波,他们的精神无法舒展,他们可能就会一直陷入成就自身中迷茫而压抑自己的内心。而这也就会导致年轻人总体陷入抑郁、疲惫的状态,韩炳哲称之为“倦怠社会“。浪漫主义的花朵重视开在疯狂的压抑风暴之后。“公主请”也是体现年轻人希望被尊重的表现。在自我的社会中,我们会被贴上不属于自己的标签,也逐渐感觉自己就是那个似有非有的符号,“请“是一个主体性颇强的字,也让我们从社会中拉出,使我们感到尊重和认同。
【走出角色的身份,学习角色内在】
“公主不是身份,她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她们是善良乐观的、是勇敢、聪明的“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热爱自己。我们应该珍惜”公主请”这个梗中所表达的积极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念。让“公主”从“公主病”的标签从泥潭中脱身,回归正向的本源,这才是公主文学的本源。今天的“成为公主”,在我看来脱离了童话滤镜,历经思考后的主观选择与主题自我认同感提升的显性表达,而且还解绑了公主“尊贵优雅”的束缚标签,指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新定义以及新形象。公主文学诙谐轻松的话语旋律也是积极向上的情绪代码。以乐观的心态抵抗负面情绪,能够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向碌碌无为说不。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城堡”,此前有许多网友表示自己“被确诊为NPC”,在他人的剧本里充当背景板,因此也有人觉得公主文学也只是子虚乌有的背景板,演绎的也是既定的命运。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一旦陷入“我是NPC”的陷阱之中,当心所谓玩笑也会演绎成真,当NPC成为自己碌碌无为的借口,自身的无力感就会被扮演NPC这种信念所缠绕。当被NPC的固有观念所束缚,在这个角度下,公主文学就很好的突破了这个牢笼。公主文学是要我们撕掉既定剧本,以公主之名赋予自己意义和价值,用行动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总结:书写属于自己的公主剧本,在期待中照亮人生之路,让自己披荆斩棘,勇于前行。